618服飾賽道大變天:Ubras開售首日破億,ITIB女裝成為黑馬
長達20多天的618大促落下帷幕,超過100個服飾KA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倍。
在整個服飾大類中,“國潮”結合“新消費”成為今年618的主基調。
“無尺碼”掀起內衣行業洗牌
從天貓的數據看,Ubras開售1天就破億,牢牢占據首位,蕉內緊隨其后;奶糖派開售2小時超過去年3天;去年才開出天貓店的“素肌良品”,已經闖到了預售內衣榜的TOP10。
愛慕、曼妮芬這些“老大哥”也只能嘆一句:后生可畏。
不同于過去的大牌,留給消費者一個相對寬泛的品牌印象,比如高端、性感。現在的內衣新品牌,就是集中力量打爆一個點、一個細節。
蕉內賦予基本款科技感,ubras主打無尺碼內衣,奶糖派專注解決大胸型困擾,素肌良品主打“果凍條”軟支撐......
內衣新品牌的走紅,從側面反映出當代女性審美觀念的改變:“悅己”取代“悅他”,“舒適”超越“性感”。當消費場景無限細分,也就意味著整個市場在不斷擴容。也許內衣的新品牌還將不斷涌現。
運動賽道:80個品牌同比增長500%
這一屆年輕人是真的熱愛運動。天貓618開售首日,80個運動品牌同比增長500%。
國貨品牌安踏、李寧表現突出,最受歡迎的單品安踏KT水花2代籃球鞋、李寧燭龍休閑鞋成交額同比增長均在7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人群中,女性消費者的占比正在高速增長。
專注做瑜伽褲的國外品牌Lululemon一路高歌,闖進預售運動榜的TOP10。同時一批新國產女性運動品牌,例如暴走的蘿莉、粒子狂熱、MAIA ACTIVE、VFU等,也在今年618斬獲不俗的成績。
疫情過后,消費者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運動場景也從戶外延伸到室內,滿足不同細分場景下的運動著裝需求,是未來運動品牌增長的突破口。
獨立運動品牌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
女裝賽道:ITIB以黑馬姿態強勢上榜
在女裝賽道,今年618榜單發生了“換血”。
天貓數據顯示,在第一波預售期間,銷量最好的女裝品牌依次為ITIB、UR和伊芙麗,昔日“王者”優衣庫已經滑落至第四名。
ITIB在業內不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為什么賣得這么好?
一是高性價比。ITIB主要是賣各種設計師聯名款,商品售價在300元至700元之間,相比其他動輒上千的設計師品牌,ITIB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二是深度捆綁具有絕對流量的主播薇婭。今年4月,ITIB在上海時裝周上發布了薇婭viya x ITIB設計師聯名第二季。薇婭全程連線直播“即秀即賣”,5小時直播成交額逾4.1億元,讓ITIB“出道即火”。
同樣,今年擠進預售榜第二名的UR,也是切中了“高性價比的個性化單品”這一競爭優勢。
今年5月,UR發布了與國內新銳設計師品牌PRIVATE POLICY及alice + olivia by Stacey Bendet合作的設計師聯名系列,以滿足消費者對時尚的多元化追求。
從ITIB、UR的異軍突起,可以預見:在“她經濟”浪潮下,當代女性對服裝的配色、版型、款式等有更高要求。國內女裝品牌需不斷深化對“時尚度”的詮釋,提升品牌調性,以獲得高溢價和高銷量。
最后的話
從618大局來看,國潮熱度上升、悅己消費趨勢加劇,消費者們對于國潮、設計師款、個性化單品的需求在不斷上升。
這對于國內服飾品牌來說自然是個好消息,年輕一代消費者消費偏好轉移,無疑會產生新藍海,各大品牌當借勢發展,用兼具時尚和品質的產品贏得市場。
更多分析請看報告
深度報告:《年中大促高景氣,國貨崛起正當時》
天貓女裝旗艦店(分享天貓618銷量最高的女裝服飾品牌)
國貨仍在加速占領消費者的心智,國內服飾品牌成為今年天貓618的大贏家。
據天貓公布的最新618榜單,女裝店鋪銷量冠軍首次被國內服飾品牌Urban Revivo(簡稱“UR”)占據,從上一年的第二名躍升至榜首,2020年該品牌還未進入前三,僅排名第四。
長期高居頭部的優衣庫則被擠下神壇,位居第二,第三名是另一國內女裝品牌MO&Co.。第四名和第五名是Only和eifini伊芙麗,進入榜單前十名的還有Vero Moda、COS、韓國服飾品牌Teenie Weenie,以及樂町和太平鳥。
作為國內能夠直接對標Zara、H&M的快時尚品牌,UR早已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高性價比”的形象
對于UR的登頂,業界人士并不感到意外。作為國內能夠直接對標Zara、H&M的快時尚品牌,UR早已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高性價比”的形象。自疫情發生以來,UR在618和雙十一兩個大型購物節中的表現節節攀升。
據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購物者報告》,2021年快速消費品的發展態勢已延續至2022年初,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下,消費者正變得更為謹慎,且對價格更加敏感。
此外,今年618恰逢UR天貓官方旗艦店8周年店慶,該店最新粉絲數為1371萬。為慶祝這一時刻,UR于5月13日宣布明星白鹿為品牌形象大使,并推出多個“白鹿同款”造型進行預熱,并從5月18日開始,即提前一個月進行全場2件9折、3件8.5折以及滿499減80的折扣活動。
UR于5月13日宣布明星白鹿為品牌形象大使
上海這個時尚和物流核心城市停擺也是UR此次618銷售登頂的一大助力。在多個國際品牌以及總部位于江浙滬的服飾品牌遭遇供應鏈與物流受阻的多重挑戰的時候,總部和主要倉庫都在廣州的UR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同樣地,在天貓618榜單排名第三的MO&Co.總部與倉庫也位于廣州。
不過在越來越精明的消費者面前,品牌力、產品與性價比依舊是影響他們做出購買選擇的決定性因素。有業內人士認為,UR在天貓618的表現離不開品牌自始至終對在品質和價格中尋求平衡的堅持,以及強大的雙棲能力。
UR是快尚時裝(廣州)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由李明光于2006年創立,產品范圍覆蓋女裝、男裝、童裝和配飾,主要面向年輕的都市白領推出符合本土需求、高性價比的產品。
過去李明光經常直言UR是Zara的學生,UR的創立最初正是來自于Zara的啟發。多年來雖然中國服飾品牌在過去十年間掀起模仿Zara的風潮,但成功者或許只UR一家。
隨著全球快時尚進入轉型期,Zara、H&M等傳統快時尚品牌正在加速向更高端的服飾品牌轉型,SHEIN等擁有純粹線上基因的新興玩家目標堅定地站穩國際市場,UR也迅速找到了新的定位,在2015年就在內部提出“快奢時尚”的概念。
所謂“快奢時尚”是自主開創一個市場空間,在快時尚和輕奢之間找到平衡。品質是“快奢”時尚的關鍵要素,在快時尚和輕奢的兩個端點中間,UR希望實現品質比快時尚更高,但是價格要比輕奢便宜,從而保證高性價比。
李明光在接受采訪時曾直言,“UR的基因是時尚度”。在他眼中,時尚度與品牌的國際化程度緊密相連。UR目前擁有超過500人的設計開發團隊,每年推出超過一萬個新款,并在倫敦建立了設計中心,國內的設計師團隊和國外的設計中心的團隊,會不斷輪崗和交流。
而UR不僅要求產品時尚,同時還追求高效,以把握市場先機。不同于同行中普遍采用的訂貨會形式,UR一般計劃產品的生產周期在30至40天左右,快速反應訂單在10至15天左右,甚至能夠做到每周下單,每周上新。
在物流方面,UR選擇自建加第三方物流的形式。為確保服務的質量,UR在合作伙伴選擇上有著自己的嚴格考核標準,包括全供應鏈協同效果、時效質量成本等KPI,首要要求是能夠良好的平衡速度與成本,契合UR供應鏈的節奏,其次是重視新技術和模式的引入,能夠實現行業創新與變革。
隨著疫情的發生,全球消費市場的線上購物習慣大幅提前,UR于去年制定了全新的數字化規劃,主要包含三個系統,分別是從設計到店鋪的產品系統,包括CRM管理在內的營銷系統,以及后端HR、財務、采購等職能支持系統。所有的數字化最終目的無非是決策更精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顯然,在摘掉“Zara學生”的標簽后,UR的路正越走越寬,李明光也愈發坦然,不介意談論所謂的任何競爭對手。尤其是到了營收突破50億、店鋪已經超過300家的階段,UR雖不是90年代最早那批代工廠起家的國內服飾品牌,但這在日新月異的中國市場已經算是不短的征程。
面對全球快時尚品牌前輩的式衰和消費者的國貨自信兩股宏觀潮流,UR正在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繼新加坡和倫敦店后,還將在巴黎、東京和紐約開店。
“全球時尚品牌都在重新洗牌,消費者也在變化,變得非常個性化 ” ,李明光認為這對UR來說是個機會點,因為競爭對手更少,如果牢牢地把創新變革不斷地持續下去,UR非常有機會甚至會提前占得國際市場的機遇。
深有意味的是,以優衣庫為代表的國際快時尚品牌正在加速向中國下沉市場滲透。
據時尚商業快訊,為把握中國消費復蘇的機遇,優衣庫僅6月在中國新增的門店數量就達20家新店,覆蓋云南、四川、安徽、浙江等省份,其中浙江嵊州、樂清、永康,安徽淮南、湖北荊門等城市均為品牌首店,優衣庫上海寶山日月光店、上海中庚漫游城店計劃在6月24日開業。
已兩度撤離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也在今年的618再次回歸,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在微信小程序官方旗艦店進行年中促銷,首家線下門店將于本月在靖江印象城開業。
在被美國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收購后,Forever 21中國業務于去年8月被授權給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全權負責,旭聲服飾為該集團去年9月新成立的公司。
版權:所有文章為演示數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提供演示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angbangglove.com/yxtg/880.html